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凯时优质运营 > 新闻动态 > 《古风泊客》贺初三:有关正月初三的古诗词
《古风泊客》贺初三:有关正月初三的古诗词

发布日期:2025-02-03 12:39    点击次数:69

正月初三,在古代,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朝,即天庆节,是宋代宫廷节日 。

据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三在古代民间也被称为猪日,赤狗日,谷子生日,老鼠娶亲日。据说这一天不适合拜年宴宾客,年事告一段落,烧了门神纸,生养休息,准备新一年的事宜。

图片

1、唐·杜甫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

蚁浮仍腊味,鸥泛已春声。

药许邻人劚,书从稚子擎。

白头趋幕府,深觉负平生。

野外的小亭依靠着竹子,篱笆旁的水流向城市。浮蚁酒酿于腊月;海鸥已经在泛舟,传来春天的声音。药材许可邻居们自己去挖掘,年幼的孩子提着书本。“我”白发苍苍地匆忙去朝廷,深感自己背负了一生的重担。

此诗当是永泰元年春诗人自幕府归浣花溪作。

首联溪前景趣,次联新正物侯,三联归溪之事,末联简院之怀。

浮蚁:酒名。 腊味:杨伦《杜诗镜铨》:“谓酒酿于腊月。” 春声,鸥泛春水而有声也。种药本以济世,故许人劚(zhú,掘、挖)。藏书本以教儿,故任子擎。老趋幕府,不得遂其立朝素志,故云深负。

这首诗描述了杜甫在正月三日回到小溪上时的心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杜甫回到小溪上的情景,并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慨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和自己一生的思考。诗中的景物和细节描写生动而真实。

2、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闲行》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黄鹂巷口的黄莺叽叽喳喳,乌鹊河河面的冰将要融化。河里的带着春色新绿的浪花翻滚着,苏州的桥梁上都有红色的围栏,很漂亮。鸳鸯戏水,荡漾着翅膀,新绿的杨柳千万条交织。试问春风什么时候来,日子一天天走着,从过去到现在,很逍遥。

诗写在唐宝历二年(公元826年)白居易苏州刺史任职时。诗人自京城外放苏州任职,内心有些许失意,且年已半百,诗人看到春天的景象,触景生情,遂作此诗即景抒怀。

黄鹂:坊名。苏州街道的巷子名称。乌鹊:河名和桥名。乌鹊桥,是苏州城中最古的石拱桥,与阖板城同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原位于“子城”正门前直街,因春秋时吴王在此建乌鹊馆而得名。销:融化。三百九十桥:原注:“苏之官桥大数。”并非实指。

诗人用“东西南北水”“三百九十桥”写出了苏州城市的独特景观:水多、桥多,而且红栏绿波相映,十分美丽。再加上杨柳多、鸳鸯多更使锦上添花。这首诗字词清秀,风格淡雅,与《钱塘湖春行》一样,都是诗人描写苏杭美景的名篇。

3、北宋·彭汝砺《正月初三日送叔宜弟初离襄阳》

月魄才生夜,春风恰到时。

异乡愁对酒,深院静论诗。

道路嗟吾老,云霄恨汝迟。

莫言明日别,徒益鬓边丝。

夜幕降临,新月初升时,恰好一缕春风款款地吹拂而来。此刻身处异地他乡的“你我”愁绪满怀,只能借酒浇愁;在这深深的庭院里,你我投契,一起讨论诗词,以此来排解愁绪。“感叹时光过得太快,“我”已经老了,不能陪你走未来的路,而“你”正年轻,春风此刻,还能争取扶摇而上。请你不要告诉我,明天我们就要分别,那样只会让“我”增添更多的白发和忧愁。

正月初三这天晚上,诗人在给一位叫叔宜的弟弟践行。明天他就离开襄阳。诗人借新月春风祝福弟弟新年之路,来日都要好,不诉离觞。

4、北宋·强至《正月三日郊外马上作》

长日牵人事,新年散马蹄。

和风吹冻柳,残雪点春泥。

意惬境自胜,兴来杯屡携。

徘徊羡飞鸟,晓逐野云低。

正月初三日,新年刚刚过去,长时间烦恼着琐事,骑马漫行郊外,和风吹拂着冻硬的柳树,残雪点缀着春泥。情绪舒畅,境界自得胜,兴致高涨时频频举杯。徘徊于羡慕飞鸟的心境中,黎明时分追赶低垂的云彩。

强至是北宋诗人,诗风清新隽永,疏朗淡雅。这首诗以正月初三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人用冬日的景色描绘了岁月的长久和琐碎的人事,表现出对繁忙生活的厌倦。然而,新年的到来带来了喜悦和解脱,马匹在郊外奔驰象征着放松和自由。和风拂过冻柳,雪花点缀春泥,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恢复。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到情绪舒畅,心境自得,兴致高涨,频频举杯庆祝新年。他徘徊于羡慕飞鸟的心境中,黎明时分追赶低垂的云彩,表达了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正月三日郊外马上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和新年的喜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刻画,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心境。他以冻柳、残雪、和风等冬日元素,与新年的喜庆相结合,展示了岁月更替中的变化和生机。

5、北宋·苏颂《次韵姚粹正月三日游山道中口占》

车马西郊踏晓光,城隅一径绕羊肠。

泉流带雪添膏脉,山色逢春变郁苍。

云外楼台晴挂影,风前松桧远飘香。

仁祠久祷蒙嘉应,预庆农畴岁袭祥。

车马驶入西郊,踏着晨光的曙色,城隅有一条弯曲的小径。泉水流过雪地,增添了膏脉的气息,山色遇上春天,变得郁郁葱葱。云雾散去,楼台在晴朗的天空中投下影子,风吹过松树和柏树,远处飘来芳香。仁祠长期祷告,蒙受了嘉应的恩赐,预示着农田将迎来丰收的喜悦。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颂正月三日游山的情景。诗人乘坐车马进入西郊,感受着早晨的光辉。在城隅的一条弯曲小径上行走,欣赏着山水的美景。泉水从雪地中流过,为山脉注入了生机,而山色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变得郁郁葱葱。

苏颂是北宋名臣,学识渊博,政绩卓著,诗风新朗淡雅,质朴自然。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传达对丰收的期盼,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游山的道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生机。

6、北宋·毛滂 《正月三日游证道寺》

水畔山前蹭蹬身,三年鱼鸟许为邻。

临当解组槐阴下,更看酴醾一夜春。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游玩证道寺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首两句描述了作者身处山水之间的情景,通过使用动词'蹭蹬'表现了作者在山水间的行走。'三年鱼鸟许为邻'表明作者长期与自然相伴,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两句'临当解组槐阴下,更看酴醾一夜春'则展现了作者在槐树阴下休憩时的舒适感受。'解组'意指解开束缚,放松自己,'槐阴'指槐树的阴凉处。最后一句'更看酴醾一夜春'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欣赏美景的情景,'酴醾'指美酒,'一夜春'则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景色。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游玩的愉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7、北宋 · 刘挚《春日》

小雪峥嵘变晓寒,旧年残腊破新年。

明生月魄初三夜,气动春灰五九天。

蓼甲韭黄随绿酒,綵幡罗胜上华颠。

故园欲告西畴事,思我枫林楚木边。

小雪还没融完,冬天的寒意逐渐变淡,旧年的最后几天和新年的开始交替着。到了初三那晚,月亮刚刚露脸,而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活跃,正是进入了冬末春初的“五九天”。

吃着春天的野菜,比如蓼菜和韭菜,配着新酿的酒,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五彩的旗帜和细软的罗绸在节日里特别显眼,给人一种春天到了,一切都要热闹起来的感觉。

“我”想告诉远在故乡的人们,“我”在这边的生活怎样,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故乡那边的枫树和楚地的森林。

8、南宋·韩淲《正月初三日》

新年喜共闲僧语,薄暮明灯下纸帘。

活火慢煎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新年来临,欢喜地享受着闲暇时光,与僧人一同闲话交谈。黄昏时分,明亮的灯光下,纸帘飘动。活火缓缓煎煮茶叶,渐渐熟透,呼唤童子不时前来添点炭火。 

全诗表达了新年正月初三日黄昏时分一边煮茶、一边与僧人聊天的喜庆氛围和宁静愉悦的时光,寓意着生活的美好和祥和。

从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慢煮时光的生活,不急不躁,不慌不忙。

新年时,高兴地和清闲的僧人们聊聊天,说说话,僧人僧语总会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日暮时分,在纸帘下,点一盏明亮的灯,屋内灯火明亮,和家人闲坐,顿时温暖如春。围着炉火,炉子上,用新鲜的水慢慢地煮着茶,看白烟渐渐升起,不久茶熟,饮几口,顿觉神清气爽,口齿生津。待火烧得不旺的时候,时不时喊来小孩儿再添一些炭,把炉子烧得更旺。

韩淲(biāo)整首诗讲述了初三日的生活,是我们理想中生活的模样:有僧人僧语抚慰人心;明亮的灯火里,有家人闲坐;有围炉煮茶的悠闲;或许还有小孩你追我赶的欢声笑语。

9、南宋·程垓《菩萨蛮·正月三日西山即事》

山头翠树调莺舌。山腰野菜飞黄蝶。来为等闲休。去成多少愁。

小庭花木改。犹有啼痕在。别后不曾看。怕花和泪残。

山顶上翠绿的树木引导着鸟儿的鸣叫声,山腰上的野菜吸引了飞舞的黄蝶。主人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随意地休息,但离开时却带走了多少忧愁。小庭院里的花草也因为离别而改变,而心中的伤痕依然存在。离别后再也没有回来看过,是因为怕花与泪水残留下来。

程垓是南宋著名词人,词风凄婉绵丽,潇洒明快,清新明朗,淡雅蕴藉,有《书舟雅词》一卷。

青山连绵起伏,绿树苍翠欲滴,黄莺声声鸣叫清脆,悦耳动听;野菜郁郁葱葱,蝴蝶翩翩飞舞,庭院空旷幽静寂寥,花木依旧;一去别后数年,岁月飞快流逝,心中多少落寞惆怅,无可诉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主人公的内心感受,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惜别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山头的翠树和鸟儿的鸣叫,山腰上的野菜和飞舞的黄蝶,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野环境中。而主人公的心情却是愁绪缠绕,离别带来的痛苦和伤感无法消散。诗人通过对花木的改变和心中伤痕的描写,展示了离别后的遗憾和无法忘怀的情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10、南宋·洪咨夔 《正月三日同莫干祝法游东西园》

探得行春第一筹,南梢花事半将休。

断云不碍远山碧,新月自随江水流。

金谷主人真已矣,玉堂老子尚来不。

丁宁留取蒲城酒,更约东风汗漫游。

正月三日,与莫干祝法一同游览东西园。探得行春的第一筹,南梢的花事已经进行了一半。断断续续的云彩不妨碍远山的碧色,新月自然随着江水流动。金谷的主人已经离去,玉堂的老子尚未到来。留下一些丁宁的酒,等着东风吹来,我们再一同漫游。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莫干祝法在正月三日一同游览东西园的场景。诗中表达了春天的来临和自然景色的美妙,并通过描述云彩、山川和江水,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金谷主人的思念和期待,以及对东风的盼望,表达了作者向往和追求自由自在的心情。

这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作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抒发了对友谊和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南梢花事和远山碧色、断云与新月进行对比,突出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同时,通过金谷主人和玉堂老子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自然流畅,用词简洁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读者可以通过诗中的描绘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能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洪咨夔深研经史,驰骛艺文。其长于制诰,典丽该洽,风骨颀秀,被称为南渡后之大手笔。

11、南宋·杨万里《庚戍正月三,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二

春光欲动意犹迟,未许游人浪见伊。

只有梅花藏不得,隔篱穿竹出横枝。

其四

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

纵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正月初三日,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好友同游西湖,春意萌动,欣欣向荣,心情愉悦轻松,遂作组诗十首即景抒情,这是其中的两首。西湖周围春意盎然,梅花朵朵盛开,清香飘散幽远;篱笆围绕稀稀疏疏,竹林青翠挺拔,枝叶婆娑摇曳。远望山峰层峦叠嶂,郁郁葱葱,近处玉塔高高耸立,映照倒影。

12、南宋·陆游《辛丑正月三日雪》

开岁尚残冬,佳哉雪意浓。

润归千里麦,声乱五更钟。

帘隙收初密,墙隅积已重。

龙团笑羔酒,狐腋袭驼茸。

危槛临欹竹,幽窗听堕松。

忽思西戍日,凭堞待传烽。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雪的特点和对雪景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开岁尚残冬”,意味着新年刚刚开始,但仍然有残余的寒冬。接着,作者赞美雪的美丽,称其为“佳哉雪意浓”。这里的“雪意浓”可以理解为雪的意境浓郁,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雪对大地的滋润,雪水滋润了千里麦田,同时雪下的声音也打乱了五更时分的钟声。这里通过描写雪的作用,展示了雪的重要性和对自然界的影响。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绘室内的景象,展示了雪的积累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帘隙收得初密,墙隅积雪已经很重,这表明雪已经积累到了室内。接着,诗中出现了龙团、羔酒、狐腋、驼茸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温暖的室内环境,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作者忽然思及西戍的日子,凭倚城堞等待传递的战火信息。这里通过对西戍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岁月流转的思考,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深沉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室内景象和对西戍的回忆的描写,展示了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对战争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丰富,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13、南宋·陈杰《正月三日甲子题》

柳边梅外试阴晴,清晓谁来鹊满庭。

春似久痿才得沾,天如熟醉骤难醒。

窗含西岭千秋白,笔转东皇万古青。

又与新年书甲子,阶前尧历第三蓂。

在柳树旁边,梅花外面试探着阴晴,清晨,谁来了,院子里满是喧腾的鹊鸟。春天似乎早已痿弱,才刚得到一丝滋润,天空仿佛已经醉饱,突然间难以苏醒。窗户中含着西岭的千年积雪,笔尖转动间透露出东皇的万古青春。又到了新年,书写着甲子的历史,在台阶前,尧帝的历法排在第三枝。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阴晴变化和时间的流转。通过柳边梅外的景象,作者展现了春天的试探性和不确定性,呈现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清晨的鹊鸟喧腾,为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气和活力。在描绘春天的痿弱和天空的醉饱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力。窗含西岭千秋白和笔转东皇万古青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珍视。最后,作者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到新年书写甲子的历史之中,表达了对历史和时光的敬畏与思考。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表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14、元·郝经《正月三日见月》

小雪初晴卵色天,虚庭摇曳动江烟。

忽闻归雁惊回首,新月梅梢又一年。

纷纷扬扬的小雪终于停下来了,天空慢慢放晴,呈现出一抹淡淡的如同蛋壳的白色。空旷的庭院中,可以看到轻风拂动着,江面上的烟雾也随风摇曳。突然听到从南方归来的大雁在鸣叫,“我”惊讶地回过头去,只见新月挂在梅花的枝头,又是一年新的开始了。

又一年,在这风声雁唳里,在这梅花新月中,轻轻到来。有岁月之感,更多的是面向春天的清新。

15、清 · 袁枚《尹六公子花烛诗·其四》

不须春思绕城南,九日春光独早探。

郎若画眉春有样,新年眉月在初三。

不需要刻意的去寻找春天,春天就在我们身边,它无处不在;新年过后,就可以独自去踏春了。

如果夫君愿意为我画眉,画出春天一般的精致妆容;就如同新年正月初三的纤月一样清新美丽。

这首袁枚写的祝福诗,是选在了初三新月这个吉利话题。不需要寻找春天到处旅游探春,你家里的春光,那是分外深浓。你若和妻子画眉,享受闺房之乐,那春天的新月就是最好的范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凯时优质运营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